第151章 平地惊雷-《神雕后传之逆天记》
桎梏他对杨若冰感情的,不是四弟的怨念,不是百官的反应,不是蒙汉之别,而是他自身的独特信念,他认为,世间的痛苦起源,世间的战乱起源,世间的争斗起源,都在于人的欲望太多。若是人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欲望,尤其是大富大贵人家能抑制自己的欲望。这个大地的资源争夺就不会那么强烈,那么尖锐,因此,从生活的各个方面,他都克制自己的需求和欲望,包括在婚恋上,身为太子,他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阔阔真,以及阔阔真带来的侧妃安真迷失外,他十数年来不曾再纳妻妾,一妻一妾虽然样貌尚可,贤良淑德,但终于是牧民出身,别说汉文,就是蒙文都只会说不会写,自然也无法与他形成精神交流和共鸣,此刻的杨若冰从各方面,强烈的吸引他。
从见到杨若冰的第一眼起,这个女子的美丽,善良、智慧、果断就深深烙在他的心里,他无时无刻不想与其相伴,作为一个不善于掩饰神情和眼神的实在人,他的心思被身边所有人看穿,连阔阔真和安真迷失都几次力劝他纳杨若冰为侧室,但是,他的准则,就像一道不可跨越的红线,在时刻拷问他。如果自己放纵心意,凭借至高无上的太子之位,迎娶了钟爱的女子为妾,那么其他人也可以上行下效,那么最终会走回凭借权力地位金钱来获取更多美貌妻妾的世俗道路,而这条路,正是与真金的政治观,世界观格格不入的。
真金为此痛苦不已,这个世间没有人阻止他爱杨若冰,阻止他的人,恰恰是他自己。
杨若冰其实已经明显感到了真金对自己的好感,甚至说倾慕,也隐隐感觉到了真金内心的挣扎和矛盾,她甚至揣摩到了真金挣扎矛盾的原因,触摸到了他心中的那道坎,按说她此刻应该是庆幸的。这样相互欣赏,无限信任的关系,既能让她完成自己的任务“接近太子真金,坚定其怀柔汉化政治理念,协助其继承大统,并伺机扶助明教”,而且不用委身给这个比自己年龄大一倍的蒙古男人为妾。但是,杨若冰的心里,此刻同样是纠结矛盾,甚至有一些失落的。
杨若冰如果要爱上一个男人,未必富甲一方,未必高大英俊,未必身居高位,未必霸气侧漏,甚至未必年龄相仿的,她想要的是一个和自己有同样“愿望”的人,把“增加天下人的幸福,减少天下人的痛苦”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,并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一切。这样的人,杨若冰此生只遇到真金一个,无论男女。她也不确定除真金之外,她还能不能遇到第二个这样的人,耶律木灵的心中只有她的丐帮和她的家仇,郭襄心中是她的锄奸盟,她的国仇家恨,龙破天心中充满了民族仇恨,连钟明亮心中都只有他的明教,那些面带饥色的流浪儿童,无钱娶妻的矮丑光棍,步履蹒跚的贫苦老妪,伤口化脓的驱口俘虏,甚至在菜场被扒皮的青蛙,被虐杀的黄鳝,都一次次的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无奈,而这种类似的痛苦,她只有在真金的身上才能感受到,对杨若冰而言,真金是唯一的,不是因为他是太子,也不是因为他是任务目标,而是因为,他是那个世间唯一能对她的痛苦和追求感同身受的人。
次日,真金按杨若冰所言,先拜访国师八思巴,八思巴不但没有因为当日之事气恼,反而盛赞太子菩萨心肠,真金还未开口,八思巴就提出,从大汗的封赏中,拿出五万两白银用于赈灾。真金来到忽必烈出请罪,忽必烈也安抚了他,并欣然同意了赈灾的提议。但真金回忆前两次赈灾,效果甚微,担心官员在赈灾粮款上雁过拔毛,层层剥皮,提出亲自去采购粮米盐巴,到灾区分发灾民,忽必烈稍作考虑后,也欣然应允了。
杨若冰闻讯,也喜不自胜,请求与真金同赴灾区。真金犹豫未答,太子妃却连声赞同,说杨若冰心思细腻,武功高强,有杨若冰在太子身边,她才可放心。安童,崔斌等人也纷纷赞同杨若冰陪太子前往。真金才勉强同意。
赈灾之事,风波迭起,此处暂且不表,先说明教近日情况。自风雪寨、也就是一个月后的华山派,在陕西行省‘劫镖还镖’事件后,不仅陕西镖行,各行省的镖行闻讯后,纷纷与明教建立合作关系。此事引起连锁反应,青城派,铁掌帮等帮派先后与明教发生冲突,铁掌帮总部在常州被丐帮收复后,各地分部散乱,一半投了当地丐帮分舵,一半投了其他门派,但这一半铁掌帮分舵的投奔对象中,明教居然不是首选,只有其中三成投到明教,倒有五成投到了星宿派门下。
钟明亮为华山派崛起,青城派冲突和铁掌帮解体后收编争取等事务,一连数月难得休息,每日与张师旦等明教高层商谈,要么就亲自前往,身先士卒。在他兢兢业业的努力下,明教势力进一步扩大,同时建立了与华山派,丐帮的良好合作关系。
这日,钟明亮刚得片刻悠闲,手持水杯,出神发呆之际,张师旦飞速前来,气息不稳。
钟明亮见平日沉稳的张师旦神色焦急,不禁奇道:“张左使莫急,坐下喝口水再说话。”
张师旦来不及喝水,说道:“教主,明教在兵器冶炼业务和马场业务出现问题!”
钟明亮大惊,“兵器冶炼业务和马场业务出现问题?张左使快细细说来!”
难怪钟明亮大惊,兵器冶炼和马场业务乃明教根本,已在大元垄断多年,此刻平地起惊雷,让钟明亮如何不惊。
张师旦道:“近几月,各地出现不少新的铁匠铺和马场,各分舵前去登记造册并告知管理、供奉细节时,这些铁匠铺和马场却说,先前已经有人前来进行了登记造册和管理供奉细节,并允诺保护其平安经营。明教各分舵与当地官府反应此事,当地官府表示‘江湖事江湖决,官府不加过问’,但叮嘱明教,处理此事时,切不可出大乱子。”
钟明亮问道:“竟有此事,简直是匪夷所思,张左使可查出是何方势力所为?”
(本章完)